【南方日报】多米尼克医生杰莫特:我给家乡的“新年礼物”是中国医术

2024-01-03

      这个元旦,多米尼克医生杰莫特(Jemmott)在离家1.5万公里的中国广州度过。两地时差12小时,身处2024年的她,发现视频聊天窗对面的家人还处在2023年的尾巴上。

      打包衣物、收拾行囊……杰莫特正在计划2024年的第一趟旅程:从广州琶洲出发,乘船到香港机场登机,经停巴黎,落地瓜德罗普(法国海外省),最终乘船回到多米尼克。这一次,她要将学到的中国医术作为“新年礼物”带回家乡。

 

      万里之外的约定

      1个多月前,杰莫特万里跋涉来到广州上一门“大课”——学习中国医生的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访位于南沙的“未来医院”,并将所见所闻带回多米尼克。

      这是她与“Doctor WU”吴德熙在万里之外的约定。

      吴德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也是多米尼克半数国民认识的“明星医生”。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致敬“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节目,吴德熙等8名医生上台领奖并讲述援外故事。

      2022年,吴德熙和杰莫特在中多友谊医院共同实施了该国首例选择性电复律治疗房扑,为患者排除“心头之患”。

      此前,当地虽然有电复律仪,但医生们并没有实施选择性电复律的经验,只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为了让一名63岁的男性房扑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吴德熙仔细评估这位患者后,确定有实施选择性电复律的指征,并让好学、勤勉的杰莫特医生留在自己身旁,指导她进行相关操作。

      从此,选择性电复律治疗在中多友好医院变得可行。“当时,我就希望能有机会跟吴医生到中国学习医疗技术,没想到愿望现在实现了。”杰莫特说。

      执行好国家援外医疗任务,除了走出去在受援国开展好医疗服务,造福受援国病患,也要“请进来”,帮助受援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来自多米尼克中多友谊医院的三名医疗骨干杰莫特、蒙罗(Munro)和威廉姆斯(Williams),就是中山一院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援外医疗的第二批来华学习的学员。

      经过为期8周的培训,3位学员系统学习了超声、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并在中山一院成功“结业”。

 

      培训当地的心血管影像学团队

      这份结业证书来之不易。从11月5日初到广州开始,3位多米尼克学员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学习中。

      此前,中国医生已经在多米尼克建立了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并援助了一批先进设备,如飞利浦Affiniti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和磁共振高压注射器等。

      为了让这些先进设备得到充分使用,中山一院针对不同学员度身定制了培训计划——超声科对内科医生杰莫特和急诊科医生蒙罗进行超声虚拟教学、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心脏超声造影等技术的培训;放射影像科对威廉姆斯进行了磁共振基础理论及基本工作流程、磁场安全及安全检查事项、MR上机操作等培训。

      通过培训,一支植根多米尼克的心血管影像学团队有望成长起来,服务当地人民。

      援外经验丰富的吴德熙明白医疗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在工作中也听说过一些例子,有的受援国医生学到技术后,很快就跳槽到私立医院去了,反而对当地公立医疗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一次,吴德熙医生根据自己在当地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中多友好医院院长共同商定了最终的学员名单,“就是要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

      为了增进能力、拓宽眼界,吴德熙还把他们带到了有“未来医院”之称的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在先进的临床技能中心使用VR医学影像模拟教学系统进行教学。 他们马上要踏上归途,把中国医术这份“新年礼物”带回多米尼克。临别依依,杰莫特想到与吴德熙的相识相知,又有思乡愁绪涌上心头,一时红了眼睛。

 

 

记者 钟哲

报道日期:2024-01-02

报道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401/02/content_10086464.html?from=weChatMessage